田秀麗:堅持在水質檢測一線 盡職盡責的計量人
2010年,碩士研究生畢業的田秀麗來到濰坊市政公用事業管理處工作。如今七年過去了,她一直堅持在水質檢測一線,加班加點開發了幾十個水質檢測方法,檢測數據上萬個,為保證我市的飲水安全貢獻了自己的全部力量。
7月31日,田秀麗告訴記者,現在每天早上起床,她都會接一杯自來水嘗嘗,從感官上初步確定一下水的狀況。她的工作崗位雖然很冷門,但她卻是市民不可或缺的水質安全衛士,再苦再累,只要能讓市民喝上放心水,她也覺得值。
長期實驗皮膚過敏
7月31日,記者見到了田秀麗,戴著一副眼鏡、身穿一身白大褂的她,個子不高,皮膚白凈,看上去非常有氣質。她笑言,出生于1984年的自己,看上去像70后一樣“成熟”,都是天天做實驗累的。
碩士研究生畢業的田秀麗于2010年來到濰坊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處工作,主要負責水質檢測技術和實驗運行管理。這份工作聽上去非常冷門,她形象地解釋說,自己的工作就是不斷研發新技術,確保水質檢測安全。
據了解,開發新的水質檢測方法需要不停地做實驗,而實驗過程中使用的有機溶液都有毒有害,長期接觸對身體損傷很大。但在開發過程中,為了降低有機物的揮發速度,提高準確性,田秀麗把實驗室所有的門窗和排氣扇都關了,雖然戴著防毒面具,可長時間暴露在有毒氣體當中,仍然造成了皮膚過敏,起了一臉的紅疙瘩,被“毀容”了。
田秀麗說,那時為了驗證十多種農藥的檢測效果,她每次都連續站立五六個小時雙手搖動萃取瓶,手腕都腫了一圈,由于長時間睡眠不足,工作負荷大,她曾連續一周發高燒,嗓子說不出話。不過,當她所承擔的有機項目全都順利通過考核的時候,她覺得自己這一切的付出都值了。
沒有師傅自己摸索
田秀麗對記者說,她入職時單位剛成立,她從事的工作沒人懂,只能靠自己一點點地摸索。當時她負責操作復雜的聯用儀,最讓她頭疼的,就是現行的國標方法不適應現代的檢測技術,需要根據儀器條件自行開發。
“為了能啃下這塊硬骨頭,我給自己制訂了一個計劃,三個月內全部完成。”田秀麗笑著說,那段時間她每天一上班就一頭扎進實驗室,邊查閱文獻資料,邊摸索實驗方法。有時一個項目方法進入了死胡同,她就反復多次試驗,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排除問題,往往不知不覺間天已黑了。當時田秀麗的孩子只有5個多月,婆婆過來幫著照看。“早上出門時孩子還沒醒,半夜回家時孩子已經睡了,整整一個月沒抱抱孩子。”田秀麗說,現在回想起來,她就覺得非常愧疚。
不過,田秀麗的付出并沒有白費,她最終成功地開發出了26種有機物的檢測方法。經過努力,田秀麗多次在技能比賽中取得好成績。2011年獲省供排水技能大賽第二名,2012年榮獲省“華德杯”供水行業知識競賽二等獎。
每天早上嘗自來水
技術水平提高了,田秀麗還不忘盡力帶動大家一起提高。田秀麗告訴記者,只要水廠的檢測員有需要,她都是先放下自己的檢測任務,詳細講解實驗操作,手把手地教他們解決檢測難題。幾年時間,田秀麗培訓了全市11個水廠30多名檢測員,還培訓了9家供水企業的質量管理者,提高了全市的供水檢測水平。
2015年7月底,因為水源切換,導致白浪河水廠水質異常,市區出現限時供水的緊張局面。當時她和同事立即趕赴現場,整整三天三夜沒回家。“餓了就啃方便面,渴了就喝瓶裝水,困了就趴在桌上瞇一會兒,每隔一小時就要采集一次水樣,每小時要出一次數據。”田秀麗說,最終他們準確無誤地完成了72個樣品共900多個指標,供一線決策指揮,及時恢復供水。
從那時起,田秀麗養成了一個習慣,每天早上起床后,接上一杯自來水,聞一聞、嘗一嘗,從感官上初步確定一下水的狀況。“這份工作確實辛苦,但想想能夠換來全市人民的飲用水水質安全,再苦再累都值了。”田秀麗說。
7月31日,田秀麗告訴記者,現在每天早上起床,她都會接一杯自來水嘗嘗,從感官上初步確定一下水的狀況。她的工作崗位雖然很冷門,但她卻是市民不可或缺的水質安全衛士,再苦再累,只要能讓市民喝上放心水,她也覺得值。
長期實驗皮膚過敏
7月31日,記者見到了田秀麗,戴著一副眼鏡、身穿一身白大褂的她,個子不高,皮膚白凈,看上去非常有氣質。她笑言,出生于1984年的自己,看上去像70后一樣“成熟”,都是天天做實驗累的。
碩士研究生畢業的田秀麗于2010年來到濰坊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處工作,主要負責水質檢測技術和實驗運行管理。這份工作聽上去非常冷門,她形象地解釋說,自己的工作就是不斷研發新技術,確保水質檢測安全。
據了解,開發新的水質檢測方法需要不停地做實驗,而實驗過程中使用的有機溶液都有毒有害,長期接觸對身體損傷很大。但在開發過程中,為了降低有機物的揮發速度,提高準確性,田秀麗把實驗室所有的門窗和排氣扇都關了,雖然戴著防毒面具,可長時間暴露在有毒氣體當中,仍然造成了皮膚過敏,起了一臉的紅疙瘩,被“毀容”了。
田秀麗說,那時為了驗證十多種農藥的檢測效果,她每次都連續站立五六個小時雙手搖動萃取瓶,手腕都腫了一圈,由于長時間睡眠不足,工作負荷大,她曾連續一周發高燒,嗓子說不出話。不過,當她所承擔的有機項目全都順利通過考核的時候,她覺得自己這一切的付出都值了。
沒有師傅自己摸索
田秀麗對記者說,她入職時單位剛成立,她從事的工作沒人懂,只能靠自己一點點地摸索。當時她負責操作復雜的聯用儀,最讓她頭疼的,就是現行的國標方法不適應現代的檢測技術,需要根據儀器條件自行開發。
“為了能啃下這塊硬骨頭,我給自己制訂了一個計劃,三個月內全部完成。”田秀麗笑著說,那段時間她每天一上班就一頭扎進實驗室,邊查閱文獻資料,邊摸索實驗方法。有時一個項目方法進入了死胡同,她就反復多次試驗,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排除問題,往往不知不覺間天已黑了。當時田秀麗的孩子只有5個多月,婆婆過來幫著照看。“早上出門時孩子還沒醒,半夜回家時孩子已經睡了,整整一個月沒抱抱孩子。”田秀麗說,現在回想起來,她就覺得非常愧疚。
不過,田秀麗的付出并沒有白費,她最終成功地開發出了26種有機物的檢測方法。經過努力,田秀麗多次在技能比賽中取得好成績。2011年獲省供排水技能大賽第二名,2012年榮獲省“華德杯”供水行業知識競賽二等獎。
每天早上嘗自來水
技術水平提高了,田秀麗還不忘盡力帶動大家一起提高。田秀麗告訴記者,只要水廠的檢測員有需要,她都是先放下自己的檢測任務,詳細講解實驗操作,手把手地教他們解決檢測難題。幾年時間,田秀麗培訓了全市11個水廠30多名檢測員,還培訓了9家供水企業的質量管理者,提高了全市的供水檢測水平。
2015年7月底,因為水源切換,導致白浪河水廠水質異常,市區出現限時供水的緊張局面。當時她和同事立即趕赴現場,整整三天三夜沒回家。“餓了就啃方便面,渴了就喝瓶裝水,困了就趴在桌上瞇一會兒,每隔一小時就要采集一次水樣,每小時要出一次數據。”田秀麗說,最終他們準確無誤地完成了72個樣品共900多個指標,供一線決策指揮,及時恢復供水。
從那時起,田秀麗養成了一個習慣,每天早上起床后,接上一杯自來水,聞一聞、嘗一嘗,從感官上初步確定一下水的狀況。“這份工作確實辛苦,但想想能夠換來全市人民的飲用水水質安全,再苦再累都值了。”田秀麗說。
最新產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無線水表的優缺點
- 各種預付費水表的優缺點
- 流程工業智能制造推介會
- 遠傳水表的工作原理
- 透過國家戰略看儀器行業
- 使用遠傳水表的好處到底
- 智慧城市建設方興未艾 智
- 智能水表,精確自報用水
- 遠傳水表有哪些優缺點
- 廣東惠州建設智能制造產





